★ 线路亮点 1:龙塘陶缸,非遗陶艺,省级非遗,泥与火的碰撞,烧龙窑是陶瓷的伯乐,是人、泥、火、柴碰撞的熔炉,在千余年的历史中,历经坎坷涅槃重生,凝练出融古贯今,蕴藏悠远的气质,磨炼出更加美丽的容颜;
★ 线路亮点 2:百年龙窑,长70多米,因斜卧似龙而得名,龙窑由窑头、窑室、窑门、火膛、投柴孔、窑尾排烟孔等组成,建于清乾隆末年,民国初期在清城区龙塘镇延烧至今,前后经历220多年;
★ 线路亮点 3:品河鲜宴,美其名曰"北江河鲜宴",用鱼、豆腐等鲜滚的汤,清甜可口;煎的小鱼也十分香脆,充满渔家原始风情。最寻常的是蒸北江钳鱼;
★ 线路亮点 4:船游北江,沿着小北江溯流而上,感受江上清风习习,听风声与水声相和;
★ 线路亮点 5:飞来寺古寺作为道教圣地,香火旺盛,来到这里可以与孩子一同上香祈福,祈求家人身体健康,也可游览寺内其它众多的名胜古迹,如第十九福地、江边台石、爱山亭、飞泉亭、交影亭、狮子石、归猿洞等,都很适合拍照噢;
★ 线路亮点 6:古栈道轻徒步,据说古代荔枝进贡上京,就是经此栈道由纤夫拉出岭南,只是马蹄声已不再,玉环飞燕皆化成尘土,唯有古老的石板诉说着当年商旅络绎不绝的盛景;
龙塘百年龙窑
始于清乾隆末年
由凌氏二十一世凌朝生从梅县传到清远龙塘
坐落在龙塘镇月形岗村鲤鱼头工业区
前后经历220多年
哪怕没去过,你可能也听过
龙窑起源于商代
唐代始创烧,逐渐形成于宋代
但一直以来专门用以生产民用粗陶杂器
从现存至今并仍在使用的龙窑中
到了宋代尤其是南宋为极盛时期
烧制历史长达千年
是见证人类文明活动的重要佐证
百年龙窑,长70多米
因斜卧似龙而得名
龙窑由窑头、窑室、窑门、火膛、投柴孔、窑尾排烟孔等组成
窑头有预热室
窑尾一般不设烟囱,就是有也很短小
龙窑本身就起着烟囱作用
省级非遗——陶缸技艺(陶艺DIY)
龙塘凌氏陶缸烧制技艺
传承至今前后经历220年
2019年被列入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2022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
制作陶缸的流程很复杂
从选料到成品,要经过10几道工序
主要有挑选原料、粉碎加工、泥料陈腐
塑形(制幔、开圈、捏制缸底)、塑缸身、接缸沿、烘干、烧窑等
▲揉捏、拍打增加柔性
▲塑形加高
龙塘陶瓷厂不仅历史悠久
更结合了现代思维
发展成特色陶苑
一起来风景walking吧
在陶苑你可以
体验趣味陶艺DIY
自己动手玩泥巴,好玩
纯手工捏制——比想象中更难更好玩
▲图片来源清远市博爱学校小学部
这些被我们捏出来的作品
经历烘干、上釉、烧制等步骤后
才能成为完整的作品
船游北江
到清远,不得不游下”北江小三峡“啦
北江小三峡被誉为“秀美漓江、雄奇三峡”
虽然无长江三峡"两岸青山相对出"的险要
却胜在山清水碧,满眼都是翠绿惬意
游览北江,乘船一定是一个不会让你失望的方式
我们在码头上船,沿着小北江溯流而上
感受江上清风习习,听风声与水声相和
品河鲜宴
美景当前,若无美食助兴,实是惋惜
游船之上,绝妙的莫过于尝一尝当地船家亲手炮制的“北江河鲜宴”
北江河鲜在天然纯净北江水哺育滋养下,肉质特别鲜嫩
然美食贵精不贵多,几道菜足以让人浅尝河鲜之美
这可比寻常市场买到的要清甜可口许多~
除了河鲜,其它菜也均是地道的风味
首推的当是自养的地道清远鸡
清远白切鸡,一个名声在外的国菜
老广们对于它不可不谓熟悉
游览飞来寺
建于南北朝时期的飞来寺古寺,距今已1480多年
是历史悠久的道教福地,香火旺盛
寺院里道乐悠扬
经声朗朗,香烟缭绕
随意走走,即便不是信教之人
也能感受道法自然的和谐
历代到飞来寺登临览胜的文人数不胜数
一众文人均在此留下了多首感怀的诗篇
唐代韩愈写下《赠别元十八协律》
南宋杨万里途径此地写有竹枝词多首......
历代文人名士的歌咏
提升了飞来寺的历史文化价值
因他们的游历而留下的名胜古迹
又加深了飞来寺的文化积淀
古栈道轻徒步
峡谷边上,千年飞霞古栈道依江而建
共有栈道70处,至今已有千年历史
期间修葺多次,始能保持我们今天看到的风貌
沿着飞霞古栈道行走,沿途会遇到多处山涧
也会见到山涧之上的石拱桥
沿途树木葱茏,曲径通幽,江水送来凉风,好不惬意